雖然這趟旅程跑了 6 個國家,但只有在其中 4 個國家使用行動網路。出發前一直猶豫到底要在台灣買好 sim 卡呢?還是到當地再買歐洲漫遊卡呢? 原本傾向到當地再買,但後來又覺得先在台灣買好應該會比較方便,只是那時候已經進入 228 連續假期,網拍是完全來不及了,只能找提供桃園機場取貨的商家。詳細比較了各家方案及價格後,出發前一天的下午我還問了某家業者的線上客服是否有庫存,客服表示有但數量不多,建議先上網訂購再到機場取貨。忘了是什麼原因,總之我沒有訂,出發當天下午決定到機場再去問問看好了,如果有就買,萬一沒有,到歐洲買當地 sim 卡也行。沒想到台鐵驚魂記讓我身心俱疲,check-in 後我完全沒多想就直接出境了。


=匈牙利=

我的第一站是匈牙利布達佩斯,實際停留的時間大概是兩天兩夜。飯店 wifi 速度頗快,各大餐廳、景點甚至是交通工具也都有速度不錯的 free wifi 可以使用,因此就沒有購買行動網卡(但差點發生慘劇)。從布達佩斯前往布拉提斯拉瓦的巴士上有提供 free wifi,但要進入斯洛伐克境內才會通,一路上守著 google maps,果然真的是一沾到斯洛伐克的邊邊就連上了,立刻跟朋友聯繫。本來以為我直接從巴士總站走到朋友家就好,沒想到朋友全家開車到巴士總站接我,超感人的!

 

=斯洛伐克=

在斯洛伐克的時候用的是朋友家準備的 sim 卡,電信業者是 Orange,在斯洛伐克一天 0.4 歐可以無限上網吃到飽,那張卡同時也可以在歐洲各地漫遊,漫遊的話就是以量計費,我們去奧地利的 outlet 時,電信業者就漫遊變成 A1,不過 outlet 通常也都有 free wifi 可以用,因此我還是以 wifi 為主,訊號很差的時候才開行動網路。在斯洛伐克境內用 Orange 覺得速度很快,布拉提斯拉瓦的收訊也很好,蠻推薦的。

 

=奧地利=

到維也納的下榻處放好行李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找當地電信商買 sim 卡。我住的飯店什麼都好,唯一缺點就是房間的 free wifi 速度慢到爆炸,如果要使用高速 wifi 還得再付費,使用 24 小時是 8 歐之類的誇張價格。雖然事前看訂房網站評論已經知道網路很慢,但我沒想到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慢啊(測速結果下載速度居然不到 1 MB)!我到各大電信商問了一輪,所有電信商都沒有賣可以歐洲漫遊的 pay as you go,原本以為最多人推的 3 會有,結果店員也是搖頭,我想可能只有英國的 3 有提供這服務吧… 比較完各大電信商的價格跟流量以後,我買的是 T-Mobile 的 30 天 10 GB 方案,價格是 15 歐,可以刷卡付費,sim 卡的規格是三合一,也就是說不管你的手機卡槽是哪一種大小都可以用。網卡不用特別設定(iPhone),只要裝上去就好,非常簡單。回飯店裝上以後覺得世界實在太美好,比 wifi 快超多的,10 GB 流量也完全用不完,我也才在奧地利待五天而已,十分足夠。T-Mobile 在維也納跟薩爾斯堡的訊號都很好,在前往薩爾斯堡的火車上使用也完全沒問題。

linecamera_shareimage_Fotor
左邊是飯店 wifi,右邊是 T-Mobile。

 

=德國=

奧地利五天之中又快閃了德國半天,當然沒必要買 sim卡 囉。T-Mobile 訊號經過德奧邊界會突然消失跟出現,覺得非常神奇。

 

=捷克=

同上,不管是從奧地利到捷克,還是從奧地利往返德國,都是一過邊境就立刻沒有訊號,不知道這是怎麼辦到的?我的捷克首站是庫倫洛夫,一個東方遊客超多的小鎮,鎮上我只看到一家  Vodafone,但是很不巧的當時正值午餐時間,店主關門吃飯去了。由於餐廳跟民宿的 wifi 都不錯,加上我隔天中午就要離開到布拉格去,因此我直接放棄在庫倫洛夫使用行動網路,反正舊城區那麼小,不會迷路的啦!前一晚我在民宿搜尋了各大業者的網站,想找看看有沒有適合自己的方案,也看了網友網誌,有人推薦可以買 O2 1.5GB 299 克朗的方案, 但是我在店家沒有問到這個方案耶,只有 1 GB 200 克朗的方案可以選,而且不能刷卡。店員問我會待多久,我說待到週六下午(那時是週三下午 4 點多),店員跟我說:「那妳買兩張吧~」 我想了一下後拒絕了,跟他說我住很近,如果不夠再來買就好。事實證明沒一口氣買兩張是對的啊,因為那幾天我也沒把 1 GB 流量用完。

 

=英國=

在英國的時候我買的是 3 的 sim 卡,不過跟多數人比較不一樣的是,我不是在機場買、不是在 3 店家買、不是去 Carphone Warehouse 買,我是在 Argos 買的,購買的方案是 3 GB,9.99 鎊。Argos 是一家很奇妙的店,從以前到現在我也才去買過兩次東西而已,第一次是十年前(!)剛到英國的隔天我去買寢具,另一次就是這次買 sim 卡。

多年沒進 Argos,明顯感受時代進步了,以前得翻閱厚達一千頁的型錄找商品,再把要購買的商品編號寫在小紙條上拿去櫃檯結帳,別忘了要先用型錄旁邊的機器查查看是否有庫存,我當年就是傻傻的寫了一個沒庫存的商品編號,店員在櫃檯直接翻型錄問我換另一款好不好?十年後的現在,iPad 取代了厚厚的型錄,直接在 iPad 上挑選商品&下單,有沒有庫存一目瞭然,再也不會發生我那樣的蠢事了。但我很幸運(?)的是我要買的 sim 卡當天居然沒庫存,只剩下 1 GB 五鎊的方案,但是我要在英國待個 10 天,1 GB 可能會有點吃緊,所以沒考慮。回家後上網查看附近還有哪裡有分店,結果居然都沒有 Argos!只好在網路上下訂,並且隔天去當天稍早去的那家 Argos 付款取貨(可不用事先付款),剛好我隔天安排去大英博物館參觀,Tottenham Court Road 的分店就在附近,還算方便。

Argos 網路下訂取貨可以直接去櫃檯付款,跟店員說訂單編號後在旁邊稍等一下下,店員就會從倉庫把東西找出來給妳了,也是很方便又快速的服務。如果是已經付款的,甚至可以去快速取貨櫃檯,不用在一般櫃檯跟現場顧客排隊(是說我當天去的時候店裡根本沒有其他客人,所以沒差)。相較在其他國家的經驗,3 的 4G 網路比較慢一點,我忘了測速,但光是滑 facebook 跟上傳圖片就有感覺。3 的訊號也不是很好,我幾乎都在倫敦市中心晃,但是一旦進到建築物裡面,訊號會立刻少掉 2-3 格,地鐵就更不用說了,幾乎沒有訊號,所以進入地鐵站的時候我會改連地鐵站的 free wifi (各大電信商都可以連線,但需要事先註冊,甚至在我一開始我還沒買到 3 sim 卡時,我用捷克的 O2 號碼也是可以註冊的喔)。

 

=結論=

身為一個網路成癮者,其實在布達佩斯的時候即使沒有行動網路,也沒有讓我覺得非常不方便,因為大部分的餐廳都會提供 free wifi,只有在飯店打開 Pokémon Go 發現吸盤魔偶就在對面但是抓不到時覺得扼腕,以及找不到巴士站牌位置但又無法 google 的時候覺得慌張。

對我來說,有網路的優點是,當妳處在週遭沒有英文的環境時,可以用 google translate 大概猜出眼前的是什麼東西或什麼意思(說「猜」是因為 google translate 並不是完全準確,但可以懂個六七成),才不會誤買食物或食品(我在布拉格的超市就碰到兩個中國人在研究哪一種礦泉水才是沒有氣泡的,他們想買沒氣泡的但是看不懂標籤上的字)或是想買保養品卻不知道哪種適合自己,甚至是看不懂時刻表上的符號說明。當然,更重要的是,我在倫敦期間剛好碰上國會大廈恐攻事件,有了行動網路就可以即時跟家人朋友報平安了。

在台灣事先購買 30 天的歐洲漫遊網卡大約是 1250 元起跳,流量越多、使用時間越長價格就越貴,sim 卡好像都是 3 的,也有一些是 Vodafone,要另外安裝描述檔才能使用的樣子。我在歐洲分別買了三張 sim 卡,加起來的價格大約是 1100 台幣,比漫遊卡稍微便宜一點點,但流量多了很多。在英國本地用 3 的 4G 網路就覺得速度有點慢了,不敢想像其他國家漫遊的時候只有 3G  網路會有多慢。雖然分開購買 sim 卡會有點麻煩(還要記得帶迴紋針拔 sim 卡),但使用上其實非常簡單,完全不用另外設定、也不用註冊,直接裝上去就好了;現在的 sim 卡大多也都是三合一尺寸,幾乎所有手機都適用。如果要在某國停留很長一段時間的話,不如就買當地 sim卡吧,像是奧地利 T-Mobile 那張 30 天 10 GB 的 sim 卡就非常划算,速度快流量又多。再者,今年六月中旬開始,歐盟地區取消境內漫遊費,所以可以選擇的業者跟方案又更多了。

Collage_FotorM_Fotor
左上:捷克 O2(1 GB、200 克朗);左下:英國 3( 3 GB、9.99 鎊);右邊:奧地利 T-Mobile(10 GB、15 歐)